处暑过后,暑气也就算是真正的消了,可以明显感觉凉爽许多,特别是早晚,还会感觉到阵阵凉意,因温差有点大,如果不能做好防护措施,就有可能诱发某些疾病。
为了让秋天好过一些,或者说冬季也能轻松度过,处暑过后,养生知识点,还是应该学起来。
处暑过,防3病,身体少受罪更轻松!
呼吸道疾病——感冒、哮喘、鼻炎、流感、咳嗽
天气乍凉,没有保护好身体,导致身体的免疫力比较差,或者说接触到过多的细菌、病毒,就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,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变高。
比较容易发生的问题就会有感冒、流感、鼻炎以及哮喘,其中,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流感,老人、小孩要尤为注意,身体免疫力比较差,更容易感染病毒。
比较好的一个预防方式,就是尽早接种疫苗,接种流感疫苗后,可降低流感的发病几率。除了接种疫苗,也可以通过平衡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提升免疫力。
同时,还要注意养肺,肺出现损伤后,发生呼吸道疾病,或者出现咳嗽、哮喘、鼻炎等问题的几率也会增大。
心脑血管疾病——心梗、脑梗
主要是天气变化比较快,血压容易产生波动,再一个,就是饮食上有点过于任性。都说秋季易贴秋膘,懒得去运动,吃得还很嗨,长久下来,身上的肉也就变多了。
也就意味着体内的脂肪含量变多,过多的脂肪进入到血液里,血液黏稠度变高,血脂、血压或血糖,都会容易升高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自然就增高了。
提醒一下,本身患有高血脂和高血压的人,要依据季节相应的调整用药量,最好能去医院做个检查,综合检查数据,根据医生指导去调整服药量,避免相关指标出现太大的波动。
脾胃疾病——湿气重、痰湿重
过了处暑,才感觉到丝丝的凉意,但整个夏季气温较高,有的人过于贪凉,也就容易损伤脾胃,出现一些脾胃疾病。
如果不能在夏季调理好,处暑过后,又不能做好保暖工作,还继续贪凉,就可能导致脾胃损伤过于严重,给身体带来的麻烦也会变多。
为避免出现更多损伤,处暑后,需守好脾胃,少吃寒凉食物,更要注意保暖,不要因为爱美,让腹部、脚踝裸露在外,从而让体内的寒湿之气越变越多。
养好身体好过冬,2件事最好能及时避开。
第一件事,悲秋。
秋季是落叶归根之际,虽说现在还没有此种感受,但随着气温越加降低,树叶、花草逐渐开始凋零,有一些容易感怀的人,就可能会出现悲秋的情况。
偶尔悲秋没什么,但长期悲秋,容易影响到总体的情绪,还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问题,总是被不良情绪困着,很容易出现焦虑症、抑郁症或者其它心理疾病。
况且,不良情绪太多,对脏腑健康也是不利的,脾脏、肝、肺、心、胃,都有可能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,导致气机运行不畅,增加脏腑疾病的发病几率。
第二件事,胡乱进补。
一整个夏季,因为气温高食欲比较差,吃得不是那么的讲究,让身体没办法吸收到更多营养,还有人为了抓住减肥机会,靠节食方式去减肥,让身体消瘦下来。
却终是没能成功,身材是消瘦了,身体却出现各种问题,为了改善身体状况,有的人听说秋季宜进补,就会在处暑后开始进补。
的确,秋季适宜进补,却不是说胡乱进补,如果是一通乱补,还不如不补,滥补之下,身体没有收获到益处,反而出现了损伤。
乱补之下,容易出现越补越虚,或者上火及伤脾胃的问题,还有就是体重骤然上升,这些问题都可能会让身体遭受更多的罪,增加患病的可能性。
处暑后,调养身体,记得多搓一搓足心。
搓足心,是个很简单的动作,在早起和睡前进行就好,坚持搓个15分钟左右,直到脚心发热。这样做能够刺激到脚部的穴位和经络,而脚底的穴位众多,有一些穴位可连接到脏腑,在刺激过后,会有养护五脏的效果。
也能帮助排寒湿,让身体温暖起来,寒湿就容易被逼出体外,有利于阳气的生发,对健康来说,也就会是有益的。
搓揉的方式,可以用掌心去搓揉,也可以用双脚互搓,最好是分组去做,分为3-5组,不容易让身体受累,也不容易产生损伤。
处暑之后,将养生之事安排起来,上面说的几个重要提醒,最好能多注意,如果能够从现在坚持去做,可帮助减少疾病的发生,秋冬或许就能舒坦的度过。
参考资料:
1. 《要降温了?处暑不出伏,要防“秋老虎”》·健康杭州·2022.8.23
2. 《处暑|多病之秋,做好5件小事,全家安康!》·养生杂志·2017.8.23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557271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